-
[1] 任小玫,李剑云.“饮之太和”“天人和合”——初探“游圣”徐霞客发端于浙江天台的茶事:徐霞客研究第35辑,2018,155-166
-
[2] 任小玫.“饮之太和”“天人和合”——初探“游圣”徐霞客发端于浙江天台的茶事:徐霞客研究第35辑,2018
-
[3] 任小玫.“守正出新,不向光明惰寸功”——第十二届徐霞客国际学术研讨会总结发言:徐霞客研究第34辑,2017,20-29
-
[4] 任小玫.“守正出新,不向光明惰寸功”——第十二届徐霞客国际学术研讨会总结发言:徐霞客研究第34辑,2017
-
[5] 任小玫.“代言的中国现场”:历史影像的叙事基础及翻译传播策略——以《突围:国门初开的岁月》英文版的出版为例:中国翻译,2011,11-15
-
[6] 任小玫.“代言的中国现场”:历史影像的叙事基础及翻译传播策略——以《突围:国门初开的岁月》英文版的出版为例:中国翻译,2011
-
[7] 任小玫.别求新声于异邦 勿弃生态见记游——《徐霞客游记》的“主体间性”生态哲学思考初探:《徐霞客研究》第19辑,2010,第19辑56-70页
-
[8] 任小玫.别求新声于异邦 勿弃生态见记游——《徐霞客游记》的“主体间性”生态哲学思考初探:《徐霞客研究》第19辑,2010
-
[9] 任小玫.《徐霞客游记》中的虎迹探询与史料档案性思考:兰台世界,2010,2010年第8期总第311期第59-60页
-
[10] 任小玫.《徐霞客游记》中的虎迹探询与史料档案性思考:兰台世界,2010
-
[11] 任小玫.从李祁(美)的《徐霞客游记》英文节译本看典籍英译中地名翻译可能的向度:典籍英译研究(第四辑),2010,第4辑第73-86页
-
[12] 任小玫.让历史不再沉寂——简评电影文学剧本《长江的儿子》的出版:《徐霞客研究》第20辑,2010,第20辑第263-265页